
中證報中證網訊(記者 齊金釗)9月24日,中國平安在成都舉行“平安古樹名木守護行動”,為成都市9452株古樹名木捐贈總保額超1.7億元的專屬風險保障。同時,中國平安還開展“跟著古樹去旅行”的文旅主題活動,聯合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將古樹名木聚集地打造成旅游打卡路線。
記者了解到,今年1月,我國古樹名木保護條例出臺,自3月15日起施行。這是我國首次以行政法規的形式明確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工作應遵守的行為規范,填補了古樹名木保護領域國家層面的法規空白。自2022年起,全國綠化委員會辦公室、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每年組織開展全國古樹名木保護科普宣傳周活動。此次“平安古樹名木守護行動”為四川古樹名木宣傳周系列活動的一部分,旨在讓讓古樹名木保護理念深入人心。
成都市公園城市局副局長古利軍表示:“古樹名木保護公益行動賦予了成都市古樹名木保護工作新的內涵,進一步創新了政府、企業、社會多方協同的保護模式,必將激勵我們以更加務實的舉措、扎實的工作,保護好古樹名木?!?/p>
官方數據顯示,目前,成都共有9452株古樹名木,其中不乏樹齡2000年的古樹。為更好守護這些綠色"活化石",中國平安積極發揮保險保障天職為古樹名木提供充分保障,運用科技力量為古樹名木管護提供實時監測、預警、防范風險,并協同政府及社會各界力量將古樹資源轉化為文旅景點。
展開剩余55%平安產險四川分公司總經理曹陽介紹,平安產險為成都9452株古樹名木提供1.7億元風險保障,包括自然災害、意外事故、病蟲害等風險,為古樹名木的救治、修復提供保險責任范圍內的保護救治賠款資金支持。同時,若因古樹傾倒、折斷等導致第三方人身或財產損失,平安也將依法承擔保額內的賠付責任,切實為古樹名木提供全方位風險保險。
曹陽表示,本次為成都市古樹名木打造了“保險+科技+文旅”服務模式,除提供風險保障外,在科技賦能方面,依托平安自研鷹眼系統,提供雷達氣象和地面站點等三位一體化氣象監測,可以通過短信推送災害預警信息,AI電話提示,提供災前精準預警服務并匹配防災指引,便于巡護員快速應對災害預防。
除了為古樹名木提供奉獻保障外,中國平安還開展了“跟著古樹去旅行”文旅主題活動,首期發布?江鎮大鵬村“太鵬鯨柏”、都江堰普照寺古樹群等四條精品旅游路線,同步在“平安好車主”APP上線旅游打卡活動,覆蓋超2.51億注冊用戶。該活動在提升廣大人民群眾對古樹名木保護的意識和參與度的同時,也通過古樹地標帶動古樹周邊旅游活力,助力成都乃至四川省打造更多文旅地標。
中國平安介紹,自2023年以來,中國平安在全國持續開展“古樹名木守護行動”,積極踐行“綠色金融”大文章。2024年,中國平安啟動“我為古樹上保險”計劃,創新推出古樹名木救助保險,建立古樹名木保護常態化機制。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中國平安已在全國為超過2萬棵古樹名木提供風險保障超3億元,覆蓋廣東省江門市小鳥天堂、山西五臺山、四川廣元翠云廊(劍閣段)等多個古樹名木聚集地。2025年7月,中國平安還啟動了古樹健康管理計劃,通過設立專家組、開展古樹體檢和風險預防,建立科學保護體系,持續踐行綠色金融理念。
寶尚配資提示:文章來自網絡,不代表本站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