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標題:索普集團職工懇談會持續了三十載——(引題)
問題當面聽 建議現場論 責任當場領(主題)
本報記者 黃洪濤 本報通訊員 陸夏彩君
近日,在江蘇索普(集團)有限公司質檢大樓內,工人們正在安裝暖氣取暖設施。“合理利用公司余熱蒸汽,既能取暖,還能降低冬季用電負荷。這是咱們職工代表在今年初的懇談會上提出來的,最近降溫了,必須趕緊安排上。”江蘇索普(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索普集團)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范立明告訴記者。
索普集團始建于1958年,原為鎮江化工廠,現有工會會員近2700人,獲得全國模范職工之家、全國五一勞動獎狀、江蘇省首批“幸福企業建設試點示范單位”等榮譽。1994年,公司探索召開與職工代表面對面的懇談會,至今已30余年。近5年來,經職工提出、集團落實的項目達到120個,有效化解基層矛盾,職工滿意度持續保持在95%以上。
面對面交流,直接溝通
范立明印象最深的一次懇談會,是在2021年。
當時,公司400多名內退職工反映,與在崗職工待遇差距大,要求提高內退工資。當時,集團工會快速了解職工訴求,一面向內退職工耐心解釋差別待遇是因為不在崗所以沒有績效獎勵,一面向行政方積極爭取增加內退職工生活費,讓內退職工和在崗職工一樣,能夠享受到企業發展帶來的紅利。
在這場懇談會上,企業行政方和職工代表面對面交流、直接溝通,增進了雙方的理解和互信,有效化解了矛盾。
索普集團工會副主席馬海燕介紹,公司的懇談會一般安排在每年的職代會召開期間,每次會議時間為半天。會上,由董事長、總經理現場接受職工代表的提問,集團領導班子成員、職能部門負責人、基層分工會主席均列席,職工代表人數按不少于全體職工人數的6%選舉產生,覆蓋企業經營管理、規劃發展、技術創新、安全環保以及生產一線幾乎所有領域。
“如遇重大事項,集團也會臨時組織召開懇談會。”馬海燕補充道。如今,懇談會被集團作為制度建設完善,形成了閉環系統——包括議題征集、雙向交流、跟蹤落實和成果反饋4個環節。
會前,工會廣泛聽取收集職工意見建議,經梳理分析后提交給集團領導。會上,職工代表面對面地現場提問,集團主要領導現場答復或說明解決路徑,有些問題需要會后進一步求證的,由集團工會在會后整理匯總,提請集團相關職能部門或單位作出進一步答復。
會后,集團工會整理形成一期信息簡報,對職工意見分類整理,明確職能部門和整改時限,由職工代表監督問題落實,并對事項辦理結果及時進行公示反饋。馬海燕頗為自豪的是,很多職工在懇談會后都表示“心氣順了、干勁足了”。
有求必應,帶來滿滿歸屬感
隨著時代發展,公司職工陸續提出一些新的訴求:一些職工不愿接受三班倒,一些職工希望解決上下班停車難題……
“遇到問題,我們首先想到上懇談會提一提。”職工代表、集團熱電廠設備員趙文斌說,“一次懇談會上,有職工提出不接受三班倒,不愿上三班。沒想到,過了不久,集團大幅提高三班津貼、新增三班工齡補貼和責任補貼。職工最多的能拿到2800多元的三班費,現在大家搶著上三班倒。”
“在2020年的線上懇談會上,有一位職工代表提到,職業晉升通道單一,渴望開辟更多晉升通道。”這個話題引起了眾多職工的共鳴,趙文斌至今記憶猶新,“集團緊鑼密鼓謀劃,突破職工職業生涯發展的‘天花板’,構建了行政管理、技術管理、職能管理、生產操作、特種作業五個大類以及管培生培養特殊通道等‘5+1’職工職業發展體系,給足職工成長空間。”
在趙文斌的記憶中,可圈可點的懇談實在太多了,有職工體檢血壓指標高,期盼公司買血壓儀,公司迅速回應,建設健康小屋,為職工提供血壓測量、體脂檢測等服務。
在職工代表、人力資源部部長郭兵看來,懇談會上“交鋒”最激烈的那次“主角”是電動自行車。一開始,職工提出騎電動車上下班,充電不方便,集團快速響應安裝好充電樁等設備。但后來,集團環保安全部提出職工上下班騎電動車事故頻發,鼓勵大家乘坐廠車上下班。
經過來回多次懇談,集團提出倡議,呼吁大家乘坐廠車,同時新增廠車停靠點、拓展職工私家車停車場,逐步減少或停用電動車充電裝置。這樣既照顧了職工的需求,也踐行了安全導向。
“集團的有求必應,給職工帶來的是滿滿的歸屬感。”范立明說。
一線職工收入增幅30%左右
“有了懇談會,職工隊伍非常穩定。”范立明介紹,“2018年集團明確職工收入與集團經濟效益緊密掛鉤,并向一線職工傾斜。近幾年,一線職工收入增幅30%左右。”
作為市屬國有企業,索普立足“創新求索、普惠民生”企業文化,從職工角度組織懇談會,提升職工參與感、工作積極性和對企業的文化認同。
是什么支持集團這么多年堅持與職工懇談?范立明認為,集團領導層對公司有著深厚的情感,也有直面職工提出疑難問題的魄力,懇談會就是最好的證明。
職工代表、工會干部楊文和馬海燕都說,在索普,職工之事無小事,集團每年都會挑出8至10個懇談內容列入當年的為職工辦實事項目。
“現在搜集意見建議的渠道這么方便,繼續開這樣的懇談會還有必要嗎?”面對記者提問,索普集團董事長胡宗貴認為:“技術再發達,渠道再多,也替代不了面對面交流的溫度。數據能匯總問題,但只有真誠的對話才能碰撞出火花。懇談會不是走形式,而是我們管理層‘挽起袖子干活’的態度——問題要當面聽,建議要現場論,責任要當場領。職工敢說真話的會場,才是企業發展最需要的。”
如今,職工懇談會在“升級”,在幫助職工解決問題之余,由領導向職工宣傳貫徹企業發展前景,啟發職工改變傳統思維方式,讓廣大職工的“金點子”和“心里話”成為集團發展的智慧源泉。近5年來,職工提出的多項科技創新項目新增直接經濟效益高達5300萬元。
寶尚配資提示:文章來自網絡,不代表本站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