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盛集團首席執行官David Solomon預測,受政府持續支出和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建設的強勁推動,美國經濟增長將在2026年前呈現加速態勢,同時企業并購交易活動也將進一步升溫。
他在10月3日表示,盡管面臨關稅影響和就業市場放緩等挑戰,但多重順風因素意味著美國經濟“狀況仍然相當不錯”。
Solomon的最新評估標志著其近期觀點的明顯轉變。就在9月10日,他還曾警告稱,受特朗普總統貿易政策等因素影響,美國經濟正在走軟。
Solomon預計,并購活動將因監管環境的變化而更加活躍,同時美國股市在未來12至24個月內可能出現“回調”。不過,他認為在經歷了長期上漲后,此種回調并不足為奇,自己也“不會夜夜為此憂心”。
經濟增長動力:AI基建與政府支出Solomon認為,政府支出以及“所有AI基礎設施的建設”是推動經濟向好的關鍵順風因素。這些積極力量足以抵消關稅和美國就業市場放緩帶來的負面影響,使經濟整體保持良好形態。
這一判斷與他此前的立場形成了對比。Solomon曾在9月警告稱,特朗普政府的貿易政策正導致經濟疲軟。如今,他認為科技領域的巨額投資,尤其是AI相關的基建投入,正為經濟注入新的活力,并將在未來幾年持續發揮作用。
盡管看好宏觀經濟,但Solomo對已持續上漲多年的股票市場持謹慎樂觀態度。他預計,未來12至24個月內股市將經歷一次“回調”。
不過,他強調,考慮到股市此前的長期上漲,尤其是在大型AI驅動的科技股上積累的巨大漲幅,出現回調是正常現象,不應引發過度擔憂。他表示:
“我不會因為接下來可能發生的事情而夜不能寐。”
高盛自身:科技驅動的轉型在交易活動方面,Solomon預計美國的并購市場將進一步升溫。他表示,一個“已經改變的監管環境”正促使企業CEO們在并購方面變得更具雄心。
Solomon的樂觀展望也體現在高盛自身的運營策略上。他透露,高盛今年將在技術領域投入60億美元,并表示“本想投入80億,但因需要兌現回報而無法承擔”。
他承認,技術進步會導致“一些崗位的實際數量下降”,但預計在未來十年內,高盛的整體員工人數仍將上升。Solomon總結道:
“我認為我們可以繼續發展高盛,通過將這些工具和能力整合到公司、改變我們的流程,我們可以繼續為更廣泛的客戶群體服務。”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寶尚配資提示:文章來自網絡,不代表本站觀點。